大都会2001

动画片日本2001

主演:井元由香,小林希唯,冈田浩晖,石田太郎,富田耕生,若本规夫,泷口顺平,青野武,池田胜,八代骏,古川登志夫,千叶繁,江原正士,土师孝也,井上伦宏,爱河里花子,麻生智久,天田真人,佐佐木健,涉谷茂,志村知幸,杉田智和,铃村健一,园部启一,千叶进步,肥后诚,小山茉美,皆口裕子,松本梨香,隆大介,柳濑嵩,永井豪,林优,本多俊之,冈田梢,DJ太郎,福之上达也,鲇贝健,铃木裕介

导演:林太郎

播放地址

 剧照

大都会2001 剧照 NO.1大都会2001 剧照 NO.2大都会2001 剧照 NO.3大都会2001 剧照 NO.4大都会2001 剧照 NO.5大都会2001 剧照 NO.6大都会2001 剧照 NO.13大都会2001 剧照 NO.14大都会2001 剧照 NO.15大都会2001 剧照 NO.16大都会2001 剧照 NO.17大都会2001 剧照 NO.18大都会2001 剧照 NO.19大都会200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7 20:53

详细剧情

大都市梅陀宝丽斯,被称之为本时代进步象征的超级摩天大厦正在举行落成典礼。手握本市实权的RED先生(石田太郎 配音)台上演讲正酣,台下一名黑衣青年男子ROCK(冈田浩晖 配音)却在警备重重下公然拔枪杀人,群众一阵哗然骚乱。目睹此事的日本侦探伴俊作,携外甥剑一(小林桂 配音),开始进行全市的追凶调查。但是ROCK被判明只是射杀了机器人,凶手若无其事的离去了。   梅陀宝丽斯由先进的地上部分和颓败的地下部分构成二重结构的都市体系,在这个城市生存的人类中间,有从高度发达的机器人世界中受益,享受文明技术优越性的人,也有反之被机器人夺走工作无以糊口的人,还有要求让机器人同样享有人权自由的群众团体。随着调查的深入,实施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机器人和人类最终是一起平等生存,还是一起毁灭……   本片改编自手冢治虫出版于1949年的同名漫画。

 长篇影评

 1 ) 反正是不能说好看

不得不说这电影拍得太没意思了,我全场情绪几乎是没有波动的,照着原著拍能拍成这样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推迟了那么多年才搬上荧幕甚至都没有什么制作技术上的亮点。我不瞎,能看见画面是相当优秀的,但这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作品了,依靠线稿和原画的基本动画制作早就到位了,这部画面好纯粹是资金充足,平心而论,业内过半的制作人都做得到这程度,只要资金充裕。

电影后半段涉及了对死亡和灵魂的探讨,但完全没有一点点深度,可以说就是在表面进行了一点点的剐蹭,没触及话题核心,甚至是我觉得我想多了的程度。

电影的最后清洁机器人递给了建一一个特殊的零部件,告诉他这是蒂玛。手冢治虫本职是医生,从上面这个情节来看我是有理由相信,他对于“灵魂”的观念受了衍生于早期解剖学的假设,即如果灵魂真正存在且和生物绑定,那就该有某个器官有着承载灵魂的功能,这个观点完善后成为了探讨“灵魂”问题的二元主义。相对的是伴随着人类从解刨学角度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器官,从而产生的物理主义,物理主义是否认灵魂存在的,即人类肉体本身就是具有特定能力的。

本片设定上是遵循二元主义的,毕竟二元主义在机器人身上非常好用,某个对应的零部件赋予机器人模仿人类行为的功能,有个实体部件,或者通过信息方式进行保存--最后收音机传出的声音。

 2 ) 长存记忆也许就是因为遗憾

小时候电影频道上的片段种下挥之不去的执念,高空中男主角抓住Tima的手,努力唤回她的记忆的画面。。。数年后忆起,使用互联网偏执的去追寻,完整的看过后,不免有些遗憾,Tima的最后一句话“我是谁”固然长久萦绕,却不是“健一,我喜欢你”,可怜的身影坠下的瞬间“ I can't stop loving you” 这是伴随着都市崩坏的音乐 曲中充满离别的伤感甚至绝望。 一遍又一遍,脑补健一能复活Tima,却看到强忍着悲痛的颤抖的肩膀,那些她存在过的痕迹。

 3 ) 多年后还记得看到结尾处的悲伤

其实更喜欢宫某的画面的
这一部的颜色不那么绚丽,人物不那么清秀俊美
可是,很感人的情节
很多年前看的
但至今仍记得小女孩叫小男孩爸爸的时候心里复杂的感觉
觉得又好笑,有些甜蜜,有些悲伤
我相信人生来是恶的
所以没有很憎恨
但是很悲伤
当看到女孩失望,破败,掉落......
那一首i can't stop loving you
苍凉的苍老的男声应该不搭调,却把那场景衬得让我记忆到现在

 4 ) 发现大友克洋的精彩世界

色彩华丽,音乐也让人非常舒服。关键的是和宫崎骏的动画比起来,大友克洋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宫崎骏的影片,更多的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大友克洋的这部作品则更多的是华丽的构图及更多的工业时代的场景。一种另类的科技文明,一种旧工业革命风格的世界。

通过这部影片,让我了解到,日本的动画电影不仅仅有宫崎骏。也让我突然发现,自己更喜欢的是大友克洋的风格。

无论怎么样,欣赏这部影片的过程是一种享受。也是这部影片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以此纪念我第一次接触的大友克洋的名作。

以上的评论可能有失公允,毕竟我也没有很多接触大友克洋的作品,也许更多地接触以后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么?算了,不管怎样,总之,我,很喜欢,呵呵。

 5 ) Thoughts & Questions

以二十世纪初纽约为背景的蒸汽朋克复古片,整个画面缩小为一个孔之类的表现手法相当怀旧。

所谓机器人和人类的冲突已然展现,底层人民被机器人夺走了工作机会,同时上层对机器人采取种族隔离政策,这是在不远的未来也有可能发生的严峻问题。

布恩总统和瑞德公爵为什么是黑脸?衬托白发和金发?

瑞德对自己领养的孤儿ROCK称自己为父亲感到羞耻,是认为他不配做自己的儿子,可反过来这份渴望被父亲认同的狂热和偏执的情感扭曲了ROCK,让他成为了冷酷残暴的杀手。

话说本片一开始就有机器人暴乱的暗线了?

原警长办公室内巨大的机械龙鱼,以及官僚主义的作风,是暗示什么?

女主TIMA一副雅利安人种的外貌,金发碧眼白肤,这算影射NAZI推崇的优等种族么?还是作者也认同完美的人类应该是这样?

合体的火灾机器人有些意思

发生火灾之后,春作坂老头还和自己的侄子健一冲进去?为了调查案情不要命了?

罗顿博士因为器官走私被通缉,但他却声称TIMA是全机器的,是不是他隐瞒了什么?

虽然是作为隐喻的巴别塔,但是基古瑞作为影响太阳黑子的超兵器,坐落在大都市中心最高的塔上,就不怕作为靶子被别国攻击么?大都市的居民又怎样?作为人质?

进行干扰太阳实验时,明知会对表层的机器人产生影响,却毫不作为,只是事后野蛮镇压?也不考虑对社会的影响?不过这的确是人类会干的事情。

地下党轻信政府的承诺,只能作为被利用的棋子,逃不脱被算计的命运。

以人类无法抛弃情感为由表示别无选择这种发动暴乱的借口,感觉毫无道理。但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人类无法逃脱被情感控制,因此憎恨的螺旋永远都存在。

总统秘书被射杀前头上出现了一根蜡烛,是作者的恶趣味么?

密谋筹划反叛瑞德公爵的布恩总统反被将军杀死,这就是政治家的下场。

TIMA前半段没怎么说话,后半段也只是叫嚷着找健一,然后就被王座吸引黑化了。全片都没什么台词展现其自我,就有一只鸟站她肩膀上被底下的人们认为是天使化身而已。

于是最后依然是老生常谈:creator is destroyed by his creation. 让TIMA化身为skynet。

明明说了TIMA已经黑化,不再保留过去的记忆了,不明白为什么健一会拼死要去唤醒TIMA,两人只是初次相识,会为此拼到不要命的程度么?因为健一非常善良?因为他被TIMA的美貌吸引,爱上了TIMA?

这么说起来其实TIMA让我想起天元突破里的NIA。也是黑化后被SIMON拯救,但是毕竟两人同生共死很久了,而且还结婚了。

最后机器人们拿着粉身碎骨后的TIMA的零件是什么意思?


剧情缺陷:

火灾后健一失踪,作为伯伯的老头一点都看不出担心的样子;

在ZONE 3面对杀人不眨眼的ROCK,健一依然不紧不慢,毫不紧张;

ROCK追查TIMA下落却一个手下不带,在发现TIMA和健一后才带一帮人追击

瑞德为何会带老头和健一进基古瑞的核心?为何特地要TIMA换衣服?

老头就这么把作为关键证物的笔记本丢在瑞德面前?

TIMA黑化就只是因为走进王座的一定范围?但是之前离王座更近都没触发黑化啊?触发黑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ROCK按下的那个是自爆按钮?那么简单就把整个大都会毁灭了?开什么玩笑?

话说那个军人最后的下场是?暗杀总统后那些背景画面是什么意思?



 6 ) 宏大哲学命题下的对极盛世界的人类命运的思考

要求机器人也有权力,从而反叛人士强调阶级固化中不平等的差距能通过大家平等的人权来弥补,因为机器人被滥意射杀要求给予机器人权力,从而鼓动民众也该有自己的权力。 军人的天职就是战斗,如果是和平那军队就没有意思?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 底下的反抗组织可以以新政党的方式参加政治运作,其实那只是假想的蛋糕,在过程中就被炮灰了。 最后镜头菲菲又被修好了,男主也认出,好像在破败后会迎接新生,但蒂玛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她曾经录音的录音机还有那几句话“我是剑一,你是谁” 动画想表达的很多,有好像《银翼杀手》中物质繁荣的世界,但却是统一单调的生活作息,没有精神或者精神娱乐被操控的平民百姓,有切格瓦拉精神的反叛军只是想活的革命一点,却理想地失去生命。也有想操控舆论和幕僚出谋划策的总统,借着政治与军队的名义接手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大都会高科技城市,却被同样作为政治工具(牺牲品)的军队反杀,当然原本的人气威望的瑞德公爵想借着机器人的效率统治全球,美其名曰是让自己膝下无子的机器人女儿蒂玛送她上位,但可能他只是垂帘听政,借着科技更方便地攫取利益,自己还能省时省力同时获得威望,就好像他是马杜克党身后的财团老大一样,一直让马杜克党作为清理不在区域的机器人,操控着两边的舆论,制造冲突并从中获利。 一开始通过马杜克党的射杀机器人来操控支持机器人也有人权从而要求人也应该平权,不至于因为差距而存在阶级对待,之后又是通过博士制造蒂玛,瑞德公爵让科学家发挥似乎为世界作出贡献科学家也有所成就,其实正是因为科技的发达导致人类的退化,只有享受却不创造价值,从而阶级差距更大,人类仇视机器人夺走他们的饭碗,而不是人类自身应该思考如何获得高价值的成就,引起反叛军或者地下组织想谋求更高的政治诉求的冲动,利益驱动下地下组织与机器人的战争打响,上层建筑中总统与军队的自相残杀,瑞德公爵肃清了上面的统治力量和下面的民主力量,获得了大都会不再被人眼红,也不需要为没有价值的人继续浪费资源的结果。 在这大环境下,聊聊一些深刻的话题? 比如机器人问到的为何以暴制暴,地下组织说那是因为情感,没有了情感,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但只有抛弃了情感,我们才能向前。 这段话说的是情感或者说欲望是人的源动力,一切的根源。抛弃了欲望,才能向前?指的或许是选择前进的方向吧,但没有欲望,不会存在向前的动力。或许是我没理解到位吧,但为何以暴制暴,简单地说破坏永远比建立容易,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如果没有了欲望,那我们破坏又是为了什么呢?最终还是会回归欲望。 他人的理解: 人类文明将在极端发达的技术中走向毁灭,而在毁灭的过程中,被异化的人类和被人化的机器,毁灭的结果是死亡,死亡是终结,是最后的稳定状态,无欲无求,生命无须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这就是那句“抛弃欲望,向前”的注解。一切的源动力,是欲望,欲望的结局,是终结。而毁灭之后在废墟上的重建是费雯丽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或者再引申得更远,则是西西弗斯的永无止尽,也就是说重建既可能是新生的象征,也可能是另外一次涅槃的开端。这是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这是斯歌波乔尔的“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这也是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 作为一个人造人,蒂玛的疑问也是那些对自身身份有困惑的人们的疑问,就算是我们能安心认同自己现有的身份,是否就能减少人类关于生命本源的不安?打破不能僭越的阶级观念后,作为个体是否能完成从自我到本我再到超我的升华?作为群体是否能完成从机器的物性到人类的人性再到超脱物外的神性的转换? 人类将在本我和人性的世界反复挣扎,善恶的界限不是那么分明,这里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是无人过问的灵薄狱。 我们何以对最后的场景如此动容,多半是来自热泪盈眶的怜悯和毫无体会的恐惧,乔伊斯这样描述这两个词的区别:“怜悯是面对人类苦难中严肃而永恒的东西时,抓住人的思想,并使之与受苦难者融为一体的感情。恐惧是面对人类苦难中严肃而永恒的东西时,抓住人的思想,并使人与其秘密原因(不知秘密但为之恐惧紧张)合而为一的感情。”我们与蒂玛融为一体,但我们不能和蒂玛的秘密原因合而为一,因为蒂玛的存在焦虑在人类主宰的世界里被理所当然的淹没了。(就好像底层者或者弱者或者无法发声的人的话被想当然地忽视掉) 还有就是瑞德公爵跟蒂玛说的,你不是被情感迷惑的次等人,你是超人类。你的力量足以体现爱与情感,而不是通过爱与情感来体现力量。(蒂玛希望自己有情感,而不是作为机器人那样一切都只是程序设定,但瑞德公爵就是让她作为一个傀儡,爱与情感都是bug,只有结果输出才是重要的,他不在乎人的天性与可成长性,他只在乎稳定零错误的结果,或者说他无法容忍人的劣根,但也得承认人是他一开始的政治资本与原始积累) 电影很乱,想讲的很宏大,也兼容很深刻的哲学命题。

机器人名字很长,简名起的像只狗的名字,为了不引人误会,又说那是我最终爱的一只狗
以暴制暴最终的结果是终结,一切的终结
阶级的斗争,不只是机器人与人
瑞德公爵开始全面有借口地干预
对自己身份的思考
这是瑞德公爵希望的
这是人类对自身优越性的最后挽歌
毁灭开始
最后好像重启的时候,就是一个轮回的新的开始,之前记忆都没了,就算有人性,但这跟机器人的设定有区别吗?能否打破?
开始崩溃的大都会
失去工作的底层人们
外界眼红的这块肥肉
炮灰与工具人的使用
理想地死去
科学家的自我认可,不管科技是否有利于进步,就好像毒品的诞生,不过其实也是看之后怎么用,科学家负责的是发明,但也有发明可能就是邪恶的
底层人们与机器人仇视的原因
控制着两边的舆论
阶级固化

 短评

整体节奏有问题,不光细节,很多地方展现的总是慢半拍,但是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叙述缓慢,总之有一种违和感。剧情进展感觉很奇怪,前期不停铺垫,本以为有很多看头但后期突然各种暴走。男主角给人一种啥都不知道满场乱跑乱喊的愚蠢感觉,而玛蒂只剩下那一句“我是谁”了,可惜最后只是秀画面以及爵士乐

6分钟前
  • zeroasd123
  • 还行

#日本动画大师展IGC百丽宫 日本科幻动画真超前,配乐优雅至极,好喜欢,想二刷。

7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4.5stars.不管是动画还是漫画大友克洋的场景永远都华丽到爆,人物故事永远都苍白无力,这就是为什么我永远也给不了5星的理由,人物符号化剧情太弱了...

11分钟前
  • Suito
  • 力荐

看完后觉得大部分高分都是打给大友克洋和手冢SAMA的,但这部片子真的感动到你们吗????阿童木LOOK的男女主在戏里完全废柴,长得像鸟一样的BOSS莫名其妙的要让一个机器人来统治宇宙达到毁灭全世界机器人的目的(这个BOSS什么逻辑。。)各党派的立场在片子里也显得很混乱。。。唯一亮点是菲菲机器人

14分钟前
  • hsupernova
  • 较差

神作.虽然动画很难超越原作,但是也算是在人性方面进行了细的刻画,效果上也是叹为观止.27版偏重的是大主题,整体的美感和迷乱;本篇偏重小主题,乃是机器人本身的迷失,以及各式人物的个性.在普遍认识上小主题的推崇度和重要性都弱于大的.不过蒂亚真的很萌,消防机器人很有爱,戏指纳粹颇有回味

17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被挑衅利用的人机种族冲突与极权上台,电话拨号联网时代最终兵器彼女阿基拉化,父之罪天马博士铁臂阿童木雏形……最大遗憾是弱化了二几年那部原版真人电影的阶级矛盾,不太开心

2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当最后繁华的大都市倒塌的那一刻。。成为科技和工业的宿命。。

22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力荐

画面和音乐绝佳,剧情和人设太糟

27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还行

手塚治虫哦。本来以为是zz反乌托邦或是批判现实的,画面也壮观,结果看一会儿又成了蜘蛛侠狂干七堇年、钢铁侠爆操方舟子、金刚葫芦妹夹死复仇者联盟这一类的‘大战’片儿。低龄科幻。看完没什么感触的那种。画的很好,浪费了。

31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推荐

导演居然不是大友克洋!I can't stop loving you用得太好了,Tima半张天使半张魔鬼的脸也很有记忆点。然而这叙事真的太太太太糟糕了,简直挑不出来一点好……这么恢弘的都市设定,配阿童木的人物画风也很出戏啊orz ps瓦力有借鉴本片中的垃圾机器人吗,Tima和Eva念起来都好像。

36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从杨贵妃到三体到大都会,男性思维的模式基本上逃不出这个传统:搞一个纯情得像一张白纸于是任何人都不忍心指责的妹子出来,把国破家亡世界毁灭的罪过全部往她头上一推,然后再为她流下几滴或伤心或暗恋或暧昧的泪水,好,所有的人都可以安慰地去躺尸了,而无任何过错的男猪脚则可以毫无愧疚地继续把妹

40分钟前
  • 飞行
  • 还行

(8.5/10)1、虚构的乌托邦城市,机器人已经逐渐取代人类劳动,社会分割成两个矛盾剧烈的阶层。独裁者的幻想创造完美的人造人重建世界,如同巴别塔的宗教隐喻:人类试图超越上帝,最终只能失败。仍然可以看到弗里茨·朗的《大都会》影子,阶级对立、独裁反抗、阴谋与革命,还有未来场景、模型的搭建,都离不开弗里茨·朗的开创。2、开头和结尾形成对照,独裁之下的人群狂欢与毁灭之后的废墟场景,爵士乐真乃迷之音乐。世界毁灭的爆炸场景与深情音乐配合,简直浪漫无比(想起《银护》的诸多场景。)。3、手冢治虫原著漫画,大友克洋脚本,配乐爵士欧美风,未来城市景观塑造超出预期。

42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Sorry 情节太闷骚了这条是我判断一部片好坏的首要标准 不过画面细节确实够强大

45分钟前
  • 白马啸西风
  • 还行

从大都会与银翼杀手出发而来,宏大到名副其实的「大都会」。所有意识体对于我是谁的终极思考和诘问。当白鸽停在她的肩头,当坠落前最后一次发问,想到了Roy。一样落下不多不少一滴泪。音乐选得太棒。

47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场景一流。

51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力荐

02年在家做动画作业时,一边对抗漏雨的屋顶,一边观看的此片,不知手冢治虫看到此片会给予什么样的评价!~

52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

这是我的启蒙电影。也是导演对社会发展下的顾虑。科技发展的尽头与在这样的高度文明下逐渐迷失的人性,两者的结合共同造就了蒂玛,也注定是时代的悲剧。最后,借蒂玛对自身的质疑,实际也是对人类最震溃的发声。

55分钟前
  • 蓦兰
  • 力荐

无论从各方面看都是经典精致的好片,不过说实在真是闷啊。连我这样极度可以忍受闷片的人都觉得闷了。。。

58分钟前
  • Miss1708
  • 推荐

(8/10)八年前我给这部片子打了差评。也许时间和经历真的可以慢慢地改变人的看法,现在对这片已不像当初那般恶劣印象。应该说作为2001年的作品,这部动画的画面还是很豪华的,但剧情的确有进展过快的成分,而动画版虽然故事架构遵从了手塚的原著,但含义却不太一样了。同样是主角最后变成大BOSS,漫画原作是主角被反派们从好人逼成坏人,动画版则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点点拥有了感情(这个相比原作反而显得不太新颖)。总的来说,动画版提升了原作粗糙的场景,却没有升华原作的思想,这点是它的遗憾。人物塑造方面,动画版加入的洛克是一个亮点,风头完全盖过了健一(洛克经常出现在手塚的作品中,基本是个万年反派男二);女主蒂玛也是个精彩角色,但戏份不如对应的漫画角色米奇突出(漫画版最后主角也没有跟健一和好,手塚的作品经常这么冷酷。)

1小时前
  • [己注销]
  • 推荐

就是这样一种电影,导演的所有情绪都倾注在某一幕,可以说整部电影就是为了那一刻而诞生的。

1小时前
  • vivi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